关于如何在中职班级管理中对接企业用人需求的探究
关于如何在中职班级管理中对接企业用人需求的探究
刘润
摘要:对于中职学校来说,为企业培养合格的、可以短期内适应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是学校的基本目标。众所周知,中职学生大多不认真学习,文化基础差,不求上进,自以为是,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而这些不良习惯与企业的用人需求都是背道而驰的,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班级管理带来了难度。适当的将企业制度融入到中职学校的班级的日常管理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提前接触企业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文化,在实习期内快速的适应企业的管理和岗位的要求,而且可以使班级管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中职学校 班级管理 企业需求
将企业的用人需求糅合到中职学校的班级日常管理中,不仅可以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培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能力基础,而且可以减轻班级的管理压力。在此,我将结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经验,给大家谈一下如何将中职班级的管理与企业的用人需求相对接。
1、加强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培养。
主人翁意识是检验一个人是否爱企业、是否奉献企业的最好标准。松下幸之助最初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但他很有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有一次,他发现了输油管道上的某个开关有漏油现象,他潜心钻研,对开关进行了技术改造,为企业创造了160万美元的年经济效益。他的这一举动获得了人们的一致好评,使他最终成长为松下公司的CEO。以厂为家,才会时刻关注企业的每一个生产细节,才会想方设法为企业的发展着想。通过松下幸之助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得出,主人翁意识对学生将来进入企业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我们必须要加强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班主任可以经常要求学生扪心自问,平时在家里是怎样对待关灯与关水龙头的?在学校或者今后走入社会,就应该怎样对待关灯与关水龙头!尽管这个工作不是你的职责范围内,但基本的生活常识和基本的职业道德不允许我们对浪费现象视而不见。班上不能出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局面,导致浪费现象的发生。在每一次的重大活动中,班主任可以给班上的每个同学都分配任务,活动结束后细致的总结同学们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表扬那些责任心强、做事细致,任务完成出色的同学们,帮助另一些同学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把每个人的努力都和整个班级联系起来,抓住每一次的活动的契机,培养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到班级的集体中,以校为家,以班为家,爱家护家,长此以往,班级的管理难度也会降低不少。
2、在班级中营造奖勤罚懒的氛围。
勤劳是人类的美德,是走向成功的重要基石。任何企业的崛起都是靠每一个员工辛勤的汗水与才智浇灌出来的。培养学生勤劳的品质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就业,而且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如今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在家里被父母宠爱,他们大多心高气傲,缺乏主动性,对班级里的日常事务不闻不问,使班级工作很难有效的开展。针对这一现象,在班级中营造奖勤罚懒的氛围就很重要。首先,班主任老师要通过正面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勤劳可以改变人生,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其次,通过团队的力量,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将班内的日常事务分配给每一个人,让“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对各人承担的责任定期进行检查、督促、师生评议。这样,经常性的教育和严格的考核结合进行,使勤者有成就感、荣誉感,懒惰者无立足之地。从而使学生从心底里认识到勤劳是人性中基本的光辉美德,应自觉去培养。
3、重视团队协作的能力培养
目前,很多中职生团结合作意识较差,看问题和处理事情只从自我出发,个人主义很强,对集体的事情不关心,也不愿意牺牲个人利益,并且经常作为懒散离心的榜样,危害集体的凝聚力。但是,在现代企业里,工人的分工越来越细,企业生产的产品就是众多员工智慧和汗水的集成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团队协作精神显得越来越重要。在班级管理中弘扬团队精神,重视班级凝聚力,因此也就显得愈加重要。所以,在学习中能互相帮助者,在工作中能互相提醒者,在比赛中能齐心协力者,学校生活中能自觉维护班级形象者,都应得到表扬和肯定,在考评中都应得到加分。而对于意气用事者、不关心班级形象者应轻则批评,重则给予处分。
4、激励创新,抵制平庸。
企业需要创新型人才,企业鼓励创新型人才。一个不断的创新的企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不断创新的班级,才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集体。企业中,领导的创新能带动员工的创新,班级里,干部的创新能带动同学们的创新。每天有新举措,每天有新花样,学生就对生活充满信心,对集体充满激情。为了避免管理中一潭死水局面的发生,对工作中有创新的干部,学习中有创新的学生都要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和尚”,在班里没有立足之地。例如:在班级常规中,宣传委员必须要有很强的创新的意识,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才能激发学生的昂扬精神。我对宣传委员的要求是:组建宣传特工队,安排分工,每周更新黑板报,要达到快、新、好的标准;结合班级状况,设计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花样纷呈的课余活动。因此,宣传委员要具备一定的号召力,通过组建团队,带动更多的同学进行创新,为班级不断的注入活水。这样,不仅活跃了班级氛围,而且丰富了大家的精神世界。
以上几点,是我在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做法。学生在校期间,班主任结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渗透,学生就业后的表现说明这种做法是很有必要的。如我曾经带的学生常涛毕业时去了广汽菲亚特,一年转正后,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在众多学校毕业的来此就业的众多同事中被率先提升为班长。虽然,班长一职,一个小官,但却是他较高职业素质得到认同的体现。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在班级管理中结合企业的相关制度来开展班主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并且还要进行积极的探索,找到两者最有效的结合点,提高班级管理的适用性,为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做最大的努力。
刘润
摘要:对于中职学校来说,为企业培养合格的、可以短期内适应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是学校的基本目标。众所周知,中职学生大多不认真学习,文化基础差,不求上进,自以为是,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而这些不良习惯与企业的用人需求都是背道而驰的,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班级管理带来了难度。适当的将企业制度融入到中职学校的班级的日常管理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提前接触企业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文化,在实习期内快速的适应企业的管理和岗位的要求,而且可以使班级管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中职学校 班级管理 企业需求
将企业的用人需求糅合到中职学校的班级日常管理中,不仅可以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培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能力基础,而且可以减轻班级的管理压力。在此,我将结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经验,给大家谈一下如何将中职班级的管理与企业的用人需求相对接。
1、加强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培养。
主人翁意识是检验一个人是否爱企业、是否奉献企业的最好标准。松下幸之助最初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但他很有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有一次,他发现了输油管道上的某个开关有漏油现象,他潜心钻研,对开关进行了技术改造,为企业创造了160万美元的年经济效益。他的这一举动获得了人们的一致好评,使他最终成长为松下公司的CEO。以厂为家,才会时刻关注企业的每一个生产细节,才会想方设法为企业的发展着想。通过松下幸之助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得出,主人翁意识对学生将来进入企业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我们必须要加强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班主任可以经常要求学生扪心自问,平时在家里是怎样对待关灯与关水龙头的?在学校或者今后走入社会,就应该怎样对待关灯与关水龙头!尽管这个工作不是你的职责范围内,但基本的生活常识和基本的职业道德不允许我们对浪费现象视而不见。班上不能出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局面,导致浪费现象的发生。在每一次的重大活动中,班主任可以给班上的每个同学都分配任务,活动结束后细致的总结同学们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表扬那些责任心强、做事细致,任务完成出色的同学们,帮助另一些同学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把每个人的努力都和整个班级联系起来,抓住每一次的活动的契机,培养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到班级的集体中,以校为家,以班为家,爱家护家,长此以往,班级的管理难度也会降低不少。
2、在班级中营造奖勤罚懒的氛围。
勤劳是人类的美德,是走向成功的重要基石。任何企业的崛起都是靠每一个员工辛勤的汗水与才智浇灌出来的。培养学生勤劳的品质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就业,而且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如今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在家里被父母宠爱,他们大多心高气傲,缺乏主动性,对班级里的日常事务不闻不问,使班级工作很难有效的开展。针对这一现象,在班级中营造奖勤罚懒的氛围就很重要。首先,班主任老师要通过正面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勤劳可以改变人生,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其次,通过团队的力量,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将班内的日常事务分配给每一个人,让“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对各人承担的责任定期进行检查、督促、师生评议。这样,经常性的教育和严格的考核结合进行,使勤者有成就感、荣誉感,懒惰者无立足之地。从而使学生从心底里认识到勤劳是人性中基本的光辉美德,应自觉去培养。
3、重视团队协作的能力培养
目前,很多中职生团结合作意识较差,看问题和处理事情只从自我出发,个人主义很强,对集体的事情不关心,也不愿意牺牲个人利益,并且经常作为懒散离心的榜样,危害集体的凝聚力。但是,在现代企业里,工人的分工越来越细,企业生产的产品就是众多员工智慧和汗水的集成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团队协作精神显得越来越重要。在班级管理中弘扬团队精神,重视班级凝聚力,因此也就显得愈加重要。所以,在学习中能互相帮助者,在工作中能互相提醒者,在比赛中能齐心协力者,学校生活中能自觉维护班级形象者,都应得到表扬和肯定,在考评中都应得到加分。而对于意气用事者、不关心班级形象者应轻则批评,重则给予处分。
4、激励创新,抵制平庸。
企业需要创新型人才,企业鼓励创新型人才。一个不断的创新的企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不断创新的班级,才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集体。企业中,领导的创新能带动员工的创新,班级里,干部的创新能带动同学们的创新。每天有新举措,每天有新花样,学生就对生活充满信心,对集体充满激情。为了避免管理中一潭死水局面的发生,对工作中有创新的干部,学习中有创新的学生都要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和尚”,在班里没有立足之地。例如:在班级常规中,宣传委员必须要有很强的创新的意识,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才能激发学生的昂扬精神。我对宣传委员的要求是:组建宣传特工队,安排分工,每周更新黑板报,要达到快、新、好的标准;结合班级状况,设计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花样纷呈的课余活动。因此,宣传委员要具备一定的号召力,通过组建团队,带动更多的同学进行创新,为班级不断的注入活水。这样,不仅活跃了班级氛围,而且丰富了大家的精神世界。
以上几点,是我在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做法。学生在校期间,班主任结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渗透,学生就业后的表现说明这种做法是很有必要的。如我曾经带的学生常涛毕业时去了广汽菲亚特,一年转正后,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在众多学校毕业的来此就业的众多同事中被率先提升为班长。虽然,班长一职,一个小官,但却是他较高职业素质得到认同的体现。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在班级管理中结合企业的相关制度来开展班主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并且还要进行积极的探索,找到两者最有效的结合点,提高班级管理的适用性,为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做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