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天地>教海拾贝> 详细内容

“李镇西教育思想与班主行心理综合素质培养研讨会”感想与体会(十九)——王景明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4-03-13 20:50:32 浏览次数: 【字体:

  3月8日9日我校45名教师利用周末的时间参加了“李镇西教育思想与班主任心理综合素质培养”研讨会。共听了四位专家的报告讲座,分别是肖川老师的《生命教育与师生的幸福人生》、杨敏毅老师的《教育智慧与真情——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郭文红老师的《留下一抹温馨的记忆》。两天的学习收获多多。不得不为专家们的人格魅力所感染。专家们用自己的真诚来为班级管理刻画了崇高的教育理念,也教给了我们为人、为师的道理。

  一、学习的总体印象——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

  从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素养、育人之道、走出教育误区、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以学生为主体等方面全方位阐释了专家们的人生观、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的理念和实践。用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的语言将理性的思考倾注于一个一个可读性极强的教育故事中,这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故事发人深省、撼人心魄、催人泪下。我们可以听到还是实习教师的李镇西对于育人的困惑,可以看到初为人师、血气方刚的年轻李镇西与学生对打时的豪气以及过后的思考,可以看到李镇西在带着一届又一届“未来班”学生时的跌跌撞撞以及在教育学生过程中那种思想的撞击与灵魂深处的迷茫。对比一下自己的行为以及日常所思所得,觉得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们没有很多高深的理论而是将自己日常的所做所想所思所得用笔录的方式记载下来,透过每一个个案例分析和每一个反思我可以感受到李镇西们现在真正做了一个教育者应该做到的爱教育、爱学生。

  还有有一段话对我的感触很深。“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不等于教育,教育需要爱,教育还需要智慧。我觉得做好一个好的班主任真的需要智慧。对学生的爱是基础,而智慧是来自于实践中的不断反思,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中提升的。

  李镇西老师提出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与班主任专业化的精神是一致的。 “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班主任和班主任专业化,是班主任自我发展的目标,也是班主任自我持续努力过程。其实做好一个班主任很简单,就是做最好的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健康、快乐、积极的成长,就是一个老师,一个班主任应该做的事情。

  “做最好的班主任!”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

  “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教师!”这是李镇西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在近三十年的从教学生涯中这么做的。怎么才能高高兴兴呢?我就多想孩子们可爱的地方,尽量把课上好,尽量和他们一起玩,这样孩子们也越来越爱我了。我把在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班级建设、后进生转化、早恋、作弊等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的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因而每天都有新的快乐。”

  二、班主任的幸福-——通过童心、爱心、责任心、宽容心、耐心带班。享受职业,赢得尊严,学生爱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衣食无忧,超越自己

  法国作家曾用诗一般的语言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诗人的心灵!”如果我们拥有了如此宽阔无垠的胸襟与自由舒展的心灵,那么我们就是幸福的!

  “优秀的班主任,应该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童心使我们能够和孩子融为一体,爱心使我们能“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而责任心则能使我们站在人生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儿童的未来于社会的未来培养出“追求真理的真人”(陶行知)。同时,优秀的班主任还应该是“专家”、“思想家”和“心理学家”。专家,能够使我们在学科教学或其他专业技能上(而不仅仅是单纯的道德上)征服学生的心,并给他们以积极的影响;思想家,能够让我们随时反思自己的工作,并以鲜活的思想点缀学生思考的火炬;心理学家,能够使我们不知不觉走进学生的心灵,同时让学生不知不觉向我们打开心灵的大门”。

  三、班主任的责任——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1、加强信念理想教育。 班级建设的每一步,最终都是为了有效地达到某种预定的目标。班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是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学生有意识、有计划、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努力的结果。班级建设目标规定了班级建设的任务,是开展班级活动的依据,是班级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鼓舞学生建设班集体的力量源泉。李镇西的班级教育不仅目标明确,而且突出人格引导,在“学做人”上下功夫。在这一点上我也有些尝试,无论是在班会课还是在平时我都注重对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我经常以“学习做人比学习知识更加重要”来要求我们班的学生,我从细节入手,从言谈举止,从待人接物,从与老师同学的相处等方面教会了学生做人。同时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近阶段学习目标,而且以班级近阶段的目标为统帅,激励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在实现近阶段目标的同时还指导学生确定长远目标。以远大的理想促使学生用心学习。

  2、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李镇西十分重视班级教育中各种力量的利用和协调,依靠学生、科任老师、家长以及社会的各种力量,尤其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他在班级工作中,紧紧依靠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生活、班级教育的主人。李镇西相信学生,把班级里的事交给学生去做,让学生在做中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把教师的权威转化为集体的权威。这是一条班级教育的根本原则。李镇西老师讲究用法治代替人治,让学生自己制定班规,,也就是所谓的民主治班。并以鲜活的实例告诉我们如何治理班级。我在本学期一开始就指导学生确定了八五班班级公约,在制定班级公约之前,我先叫学生自己想想我们身边存在的一些不良的现象,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得有人管理,有法律条文加以约束,所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每人制定三条能有效遏制自己陋习的条约,然后班长汇总后,向全班征集意见可用的成为班级公约,对每个同学都有约束力,我们班自从制定了班级公约后纪律一直较好,着得益于在民主基础上产生的公约。

  3、走进学生心灵。能否走进学生的心灵,是班级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李镇西经常强调说,不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不是真教育。要走进学生心灵,班主任就要走进学生生活,尽可能多地和学生生活在一起,了解他们发展的需求、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温暖他们的心。李镇西善待学生的求助,真诚地和他们做朋友。李镇西善于化解学生的抵触情绪,经常和学生进行“非功利谈心”,巧妙地把自己的教育意愿转化为集体舆论。李镇西与学生心心相印、心心相通,为了解学生打开了通道,为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在这一点上我始终走不进学生的心灵,这可能是由于我不善于交往的原因。从这次学习中我才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以后我将加以改正。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收益颇多,不仅解决了我班主任工作中的许多困惑也给我以后的班主任工作指明了方向。

李镇西 教育 思想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