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教育思想与班主行心理综合素质培养研讨会”感想与体会(十七)——王 波
上个礼拜学校组织了部分老师参加了“李镇西老师教育思想和班主任心理综合素质培养研讨”报告会。在两天的讲座中既有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这样的大家从生命教育的理论高度为我们阐述了:什么是生命教育以及在教育过程中怎么体现生命教育;又有教学一线的名师:李镇西老师、杨敏毅等老师为我们分享了他们在教学、带班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和看到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而收获成功的喜悦。在此,也和大家分享一下听了讲座后的几点思考。
完美的教育,应该是爱与智慧的结合。
爱是教育的基础,爱学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起点和方向,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只有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去关爱学生,真诚了解学生,学生才会体会教师是知识和人格魅力的化身。 “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言;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思想上的关爱,即时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思想偏颇问题,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与学生进行真诚的沟通,让学生相信教师有能力帮助他纠正思想偏颇的问题,给处于迷惑中的学生以正确的思想指导和人生价值观的指导。教学的具体实践告诉我,只有做到了对学生有爱,学生才会主动地去接受更多的知识,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也是一种促进;爱学生对于教师本身也是一种教学素养的升华,把教育智慧通过爱的教育理念输送更多有需要的人。用爱撒播希望的种子,用爱呵护种子的成长,用爱点亮人生的希望!
引导学生“战胜自己”,激发学生自信。
所谓“战胜自己”,意味着要随时和自己“过不去”。其实,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是有上进心的,但往往缺乏毅力,用老师家长的话来说,就是“管不住”自己。怎么办呢?那就要“战胜自己“!任何一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两个“我”:高尚的“我”和卑下的“我”、勇敢的“我”和懦弱的“我”,勤奋的“我”和懒惰的“我”,认真的“我”和敷衍的“我”………这两个“我”随时都在打架,如果高尚的“我”战胜了卑下的“我”,那你就战胜了自己!任何人都有软弱的时候,退缩的时候,放纵自己的时候,不要紧,人之为人,就是能够战胜自己,战胜了自己的弱点,就成了强者!
培养集体荣誉感。
集体荣誉感是集体凝聚力的来源,是集体发展的促动力。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如果学生对自己的班级缺乏荣誉感,班集体就会失去教育功能。集体荣誉感也是一种约束力量,它能使学生感到不能为集体争光或做了有损于集体荣誉的事是一种耻辱,而产生一种自谴自责的内疚感,从而使每个学生为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而服从集体的决定,克服自身的缺点。那么,当我们面对集体荣誉感不强的学生,应该怎么做呢?我的看法是: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将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进行适当的捆绑;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为集体争荣誉的机会;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我用我的心去教诲我的学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学生,我无愧于我心,我无悔于我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