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天地>教海拾贝> 详细内容

“李镇西教育思想与班主行心理综合素质培养研讨会”感想与体会(十五)——肖丽娟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4-03-13 20:45:02 浏览次数: 【字体:

  讲座归来,我心荡漾

  这是个周末与三八国际妇女节重合的节日,在这一天我校甚至我区很多的老师们都在荷花园大厦内四楼度过的,我们来听中国当代教育专家的讲座来了。

  主讲的第一个老师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肖川,说句实在,听完讲座后,我似乎认同的他的观点,却又觉得实用性不强,理论性的东西太多了,我没有记住。

  中午终于找了个地吃饭,与同事一起,大伙也挺热闹的,味道却只有一般般,思索着下午那场又是谁呢?杨敏毅?没听说!1点终于开始了,杨老师到底是搞心理学的,一开场就先给自己定了个位,上午的肖川教授是“大家”,名声大,自己名不见经传,压力大,我知道,这是客套话,既吹捧了人家,又给自己搭了个梯子,万一效果不理想自己也有个台阶下,然后杨老师自己也又把大伙儿心里的话全给说出来了,比如:下午讲课会比较辛苦,因为正是想睡觉的时候,同时上午已经听了一个上午了,大家会累了。我想这开场还不错。随后的讲座内容当然是没有让我们失望的,一张图片,一个大大的苹果,下面站这个小小的孩子,让我们说说我们看到的第一感觉,我们的回答当然是五花八门的,而这恰恰投射了我们每个人内心的状况。 在随后的过程中,杨老师和我们东拉西扯,讲到了自己一个化学老师如何成为心理老师,也讲到了她们学校一个每天下课都要洗手的女孩子,还讲到了旅游,看似毫无主题,但是都在围绕一个中心:作为一个教师,要想成为一个得心应手的能够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教师,一定要学学心理学。可惜时间有限,由于老师要赶飞机,最好草草结束了。

  第二天的课程是由南京的郭老师和著名的李镇西老师带来的。两位老师各有特色,郭老师表情丰富,语言抑扬顿挫,充满激情,而李老师有大家风范,不紧不慢,娓娓道来。郭老师首先讲了她的班级日志的故事,故事里的孩子们把那本班级日志当成是自己的宝,那是一个发现世界美和自己内心美的绝好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也营造了非常和谐善良向上的班级氛围,也许有人质疑郭老师讲的东西是否有夸张,我总觉得我愿意相信她,我相信有这么一个有智慧和爱心的老师,一定可以做到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爱和成长的。随后她讲了她和一个有病的男孩子之间的故事,因为不知道有病,所以他成为了老师、父母和同学心目中的坏孩子;因为有病,他自己也活在痛苦之中,想做好孩子,却怎么也控制不了自己。可是在看病之前,谁也不知道他这样的表现是怎么回事,甚至以为他本质就是这么坏,在郭老师的建议下,他的妈妈带他去脑科医院看病了,看病回来,一家人都抑制不住因为有病而欣喜的心情,在常人看来,这简直是不可理喻的事情,而在他们看来,那是希望,既然孩子一切的不好表现是有病引起的,病治好了,孩子的表现自然就好了。在随后的日子里,孩子真的慢慢变化了,小学毕业时,数学还得了“优”,全家皆大欢喜,可以前只有2分呐。

  李老师的课更是拿事实说话,他将他从大学毕业至今是如何进步的一一告诉我们了,听完之后,我总结他的成功归结于几点:第一,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学生的老师。不管什么年代,我们总能够看到他和学生们在外面搞活动的照片,尽管李老师年龄越来越大了,名气也越来越大的,但是他总是和孩子般那样孩子气地玩耍,开怀大笑。第二,李老师是个有心的人,也是个善于给人以感动的懂浪漫的人,从他带的第一个班开始,他就收藏了很多同学们留下地字迹或是有纪念意义的东西,时隔几十年,依然能让人感动。第三,李老师是个能坚持并善于反省的人。这么多年,他一直坚持写日记,写反思,而这些东西让他成长得更快。

  很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我认为两天没休息,还是挺值的。

李镇西 教育 思想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