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天地>教海拾贝> 详细内容

“李镇西教育思想与班主行心理综合素质培养研讨会”感想与体会(十三)——刘章红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4-03-13 20:43:04 浏览次数: 【字体:

  3月8日和9日,我和学校四十几位同事一起有幸参加了在长沙荷花大厦举办的“李镇西教育思想与班主任心理素质培养”报告会,本次主讲的老师有肖川老师,杨敏毅老师,郭文红老师,李镇西老师。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李镇西老师。李镇西老师是当代著名教育家,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现任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被誉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曾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十大优秀青年、成都市十大教育明星等称号。通过这两天的培训,我感触特别深,只能用受益匪浅这四个字来形容。李老师用自己的真诚来为班级管理刻画了崇高的教育理念,也教给了我们为人、为师的道理。下面就谈谈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学习的总体印象——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

  在这次讲座中,有一段话对我的感触很深。“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不等于教育,教育需要爱,教育还需要智慧。”我觉得做好一个好的班主任真的需要智慧。对学生的爱是基础,而智慧是来自于实践中的不断反思,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中提升的。

  李镇西老师提出的“朴素最美,关注人性”,其实做好一个班主任很简单,就是做最好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健康、快乐、积极的成长,就是一个老师,一个班主任应该做的事情。

  二、班主任的幸福-——享受职业,赢得尊严,学生爱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衣食无忧,超越自己。

  李镇西老师说 “优秀的班主任,应该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童心使我们能够和孩子融为一体,爱心使我们能“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而责任心则能使我们站在人生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儿童的未来于社会的未来培养出“追求真理的真人”。同时,优秀的班主任还应该是“专家”、“思想家”和“心理学家”等。专家,能够使我们在学科教学或其他专业技能上(而不仅仅是单纯的道德上)征服学生的心,并给他们以积极的影响;思想家,能够让我们随时反思自己的工作,并以鲜活的思想点缀学生思考的火炬;心理学家,能够使我们不知不觉走进学生的心灵,同时让学生不知不觉向我们打开心灵的大门”。

  三、班主任的责任——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一)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管理者

  培养学生干部,班主任首先应具备崭新而科学的“学生干部观”。优秀的学生干部无疑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但又不仅仅是助手。他们既在工作上给班主任以有力的配合,又作为代表全体学生对班主任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同时,我们培养学生干部的目的,也不只是为了使自己图个轻松,而是为未来培养组织者、管理者的幼苗。

  1、轮流班干部制度的实行。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受到信任,渴望自己的长处得到展示,这种正常心理,理应被教师尊重。鼓励每个同学树立起自信,尤其注意那些内向的学生,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确定选拔班干部的标准即一要有责任心,二要学习上不拖后腿,三要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在这样的要求下经过全班民主选举选出了班长,并由班长组阁,形成班干部队伍。周期为一月。并且按照学号有一位同学担任值日班长,负责班级大小事务,值日班干部每天要完成“值班日记”的填写:上课哪个同学没有认真听讲;哪个同学上自习说话;哪些同学做了好事等。

  2、加强信念理想教育。 班级建设的每一步,最终都是为了有效地达到某种预定的目标。班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是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学生有意识、有计划、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努力的结果。班级建设目标规定了班级建设的任务,是开展班级活动的依据,是班级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鼓舞学生建设班集体的力量源泉。李镇西老师的班级教育不仅目标明确,而且突出人格引导,在“学做人”上下功夫。在这一点上我也有些尝试,无论是在班会课还是在平时我都注重对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我经常以“学习做人比学习知识更加重要”来要求我们班的学生,我从细节入手,从言谈举止,从待人接物,从与老师同学的相处等方面教会了学生做人。

  (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李镇西老师十分重视班级教育中各种力量的利用和协调,依靠学生、科任老师、家长以及社会的各种力量,尤其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他在班级工作中,紧紧依靠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生活、班级教育的主人。李镇西老师相信学生,把班级里的事交给学生去做,让学生在做中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把教师的权威转化为集体的权威。这是一条班级教育的根本原则。李镇西老师讲究用法治代替人治,让学生自己制定班规,,也就是所谓的民主治班。并以鲜活的实例告诉我们如何治理班级。

  (三)、走进学生心灵。能否走进学生的心灵,是班级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李镇西老师强调说,不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不是真教育。要走进学生心灵,班主任就要走进学生生活,尽可能多地和学生生活在一起,了解他们发展的需求、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温暖他们的心。李镇西善待学生的求助,真诚地和他们做朋友。李镇西老师善于化解学生的抵触情绪,经常和学生进行“非功利谈心”,巧妙地把自己的教育意愿转化为集体舆论。以真诚赢得学生的心,从而走进学生心灵。李镇西老师与学生心心相印、心心相通,为了解学生打开了通道,为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在这一点上我始终走不进学生的心灵,这可能是由于我对学生的了解太少,我与学生除了学习上的事情之外从不探讨其他的事情,从李镇西老师的讲座中,我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以后我将加以改正。

  总之在听了李镇西老师的《朴素最美,幸福至上》讲座后,我收益颇多,不仅解决了我班主任工作中的许多困惑也给我以后的班主任工作指明了方向。

李镇西 教育 思想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