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天地>教海拾贝> 详细内容

“李镇西教育思想与班主行心理综合素质培养研讨会”感想与体会(八)——薛波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4-03-13 20:34:09 浏览次数: 【字体:

  2014年3月8日、9日有幸参加了在长沙市举行的“李镇西教育思想与班主任心理综合素质培养”(湖南)研讨会。先后聆听了北师大肖川教授的《生命教育与师生的幸福人生》、上海特级教师杨敏毅老师《做智慧、快乐的老师》、南京市优秀班主任郭文红老师《给孩子留下一抹温馨的记忆》、以及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民主与教育;做最好的老师,最好的班主任》的报告。现将我个人的一点想法和体会分享如下。

  一、学习的总体印象——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

  综合四位大家的报告,我觉得其主流思想与我们学校校长这个学期提出的“对学生要付与真爱”正好一致:肖川教授的“以生命温暖生命,以生命润泽生命,以生命激扬生命,以生命灿烂生命。”告诉我们要以教师的真心不断完善个体生命,引领个体的完美与幸福!郭文红老师列举了多个学生转化的案例及她与学生一起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等都透露出郭老师对学生付出了深深的爱,当然也收到了同学们的真爱!李镇西老师说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爱心成就梦想,爱心传递希望,爱心唤醒力量,爱心铸就辉煌。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同学心贴心。让我们的爱心化甘露,去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田,让我们的爱在每一个学生心间生根发芽,直至爱满人间。一位著名教育家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的确,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做学生的好老师,首先就要爱学生。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对待(视学生为子女),用慈母般的心情去教育、去关怀每一个学生,去爱护和培养每一位学生。伸出温暖的双手,献出真诚的情和爱,扶持他们一步步长大。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充满了爱,教育将永远是艳丽的春天!愿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把真爱奉献给每个孩子,让我们的下一代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健康成长。

  二、教师要有教育智慧。

  肖川教授反复强调了一句话“没有智慧的兢兢业业的教育是愚蠢的教育”!作为老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自己思想的、独立的生命个体,每个学生性格、生活环境等等都不是一样的,我们不能以单一方法、方式对待不同的学生,也不能照搬人家所谓的好方法,也并不是付出了多少就会有多少效果,也不是简简单单的爱!“爱,是教育的前提,但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因为爱并不是教育的全部。所谓“有了爱,就有了教育”只是强调爱对教育的重要性。 完美的教育,因该是爱与智慧的结合。”这是李镇西老师在《班主任的小技巧与大智慧》中的一段话。

  教育智慧从什么地方来?从实践中来、从困惑中来、从学生中来、从写作中来。要挑战自我,做自己的事,争取做个最好的老师。所以在付出真爱的同时,还得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智慧!

  我将会怀着一颗纯净的心从教,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自我,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李老师提醒我们“反思型教师”之“反思”绝不仅仅是“想”。他以他多年的教育经历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反思型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我感到自己与李老师相比差距很多,我要向李老师好好学习,在教学工作中不断的反思。

  另外,从几个大师的课件可以看出,他们都非常善于收集整理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李镇西老师三十年前的照片、录音带、学生信件等等都还能完整保存下来!记录并保存平时的每一个瞬间既是今后教学的最好资源,也可以拉近老师与学生情谊,更是将来美好的回忆!这也是我做得不够好并需好好效仿的地方!相信我会在不断的学习积累和总结反思中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

李镇西 教育 思想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