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天地>教海拾贝> 详细内容

“李镇西教育思想与班主行心理综合素质培养研讨会”感想与体会(四)——石艳红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4-03-12 10:33:27 浏览次数: 【字体:
  2014年3月8、9日,我们学校45名教师报名参加了雨花区组织的《李镇西教育思想与班主任心理综合素质培养研讨会》。我曾经拜读过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非常认同他的爱心教育和民主教育,在我的教育教学中也有所效仿、有所体现。听说李老师要来长沙作报告,我积极地报了名,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了李镇西老师的报告,听完四位名师的报告后我才发现原来我的效仿还只是一点点皮毛,这次让我真正地感受到名师的教育魅力。

  一、爱心教育

  李老师说“班主任应该有童心、爱心、责任心。” 是啊!没有童心的老师怎能理解孩子的初衷,没有爱心的老师如何懂得保护幼稚的心灵,没有责任心的老师如何既教书又育人?当然,要拥有如此三心情怀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李老师还告诉我们,要说“走进孩子的心灵”有什么捷径,那就是:想孩子之所想,急孩子之所急。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兴趣去探寻,用孩子的情感去热爱。只要我们放下架子,蹲下身子,真诚地走进孩子们的世界,积极地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与他们一同欢笑,一同忧伤,一起爬们的认同,他们就会对我们敞开心扉无所不谈,真正做到心与心的交流。而要达到这种境界,有时甚至只需我们以平等的心态,静心聆听他们的诉说就足够了。李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你很难想象,作为一名老师李老师曾与学生趴在地上比学狗叫;在雪地里与学生打雪仗、滚雪球……

  李老师的经典理念,不时引来阵阵的掌声。李老师那颗童心时时沐浴在爱的阳光之中,爱学生,也让学生学会感恩。从他的报告中我体验到教育的幸福与欢乐。李老师把自己的工作变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李老师让自己的生命在教育这片沃土中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李镇西老师的这个班主任之所以当的非常成功,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的爱心。那个小孩抱着鱼亲嘴的镜头让我真正明白:教育不是简简单单的爱,是要在他的爱心教育里充满了艺术,充满了智慧。

  二、民主教育

  最让我佩服的一点,是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那份民主的师生关系。李镇西老师也对他所说的民主做出了解释:就是平等和尊重。谈到爱学生,恐怕很多人都不屑一顾,觉得做到这点有何难,但是又有几个班主任能与学生站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去爱学生呢?我们大部分的教师的爱心都带着许多专制的色彩。比如像李镇西老师提到的教训学生、体罚学生、拖堂等表现,我们在做这时候虽然冠上了爱学生为学生好的名义,但我们却很少顾及学生的感受,没有把学生当作一个有思想的人来看待。李镇西老师提到他的爱心教育有八个特征:爱心、尊重个性、追求自由、平等、法制、宽容、妥协、激发创造,这八个特征值得我们好好的去解读。李镇西老师的很多做法都让我很感动。他和学生订的一些班规,连自己的一些行为也规范了进去,很多人可能觉得他是在自讨苦吃,但是他能做到这一点就已经和学生站在了一个平等的地位上。并且在他违反了自己所订的规矩后也没有摆出一副老师的架子,而是甘愿接受惩罚,还不允许学生的帮忙。他的这种以身作则的做法,的确给学生上了一节很好的“民主”启蒙课,学生也会慢慢的增强自己的民主意识和平等观念,相信当他们走出校门的时候一定会平等的对待他人,不卑不亢的做事。

  最令我佩服的是李镇西老师笔耕不辍的精神。李镇西老师是名师,经常外出做报告,还担任班主任,按说他应该是够忙的了,但是他还每天坚持阅读、写作,这点不得不令我们佩服。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工作忙没时间做这些必做的事情呢?要想成为专家并不难,难的是要坚持阅读、反思,写作。当我们真正感觉到这些是我们工作的需要,是我们提高自身的需要,我们也一定要坚持下来。

  特别喜欢李镇西老师说的一句话,我也把这句话作为这篇观后感的结尾:“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我们要在自己的工作中融入我们的教育艺术,让我们的学生因我们的存在而幸福一生,真正做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

李镇西 教育 思想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