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研天地>教海拾贝> 详细内容

“李镇西教育思想与班主任心理综合素质培养研讨会”感想与体会(一)—— 张 宇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4-03-11 17:12:47 浏览次数: 【字体:
    2014年3月8日至3月9日,我和学校45位老师一起参加了在长沙市举行的李镇西教育思想与班主任心理综合素质培养”(湖南)研讨会,会上,我认真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教授肖川教授所作的《生命教育》专场报告,上海七宝中学,上海市心理特级教师杨敏毅老师《做智慧、快乐的老师》的报告,江苏省南京市芳草园小学班主任,南京市优秀班主任郭文红老师所作的《给孩子留下一抹温馨的记忆》的报告,以及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老师所作的《爱心与教育,民主与教育;做最好的老师,最好的班主任》的报告。几场报告听下来,结合十几年的教育教学,感触良多,很有裨益,我不禁为老师们的幽默、睿智、教育理念、人生态度深深的感动,从而总结出一些浅薄的感触与感想。。 
 
感想一:教育是静静等待花开的过程,没有真爱就没有教育。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年初校长就提出了,“付出真心,倾注真爱”才有真正的教育,听了李镇西老师的报告,不禁为他的对学生的全心全意的爱而感动,我们在关注名人耀眼的光环的同时,往往忽视了他们为之而努力奋斗的过程,在报告中,我们看到无论是工作多么辛苦,环境如何变化,李镇西老师始终都保持了学生的点点滴滴,在报告的最后,我们听到了保持了二十几年的录音带,如果没有对学生的真爱,没有学生高于一切的良好情操,二十几年过去了,有谁还留着这些录音带呢?
在处理邹冰同学的态度与过程中,我们也能看到李老师的博大真爱,在李镇西老师与他的学生的友好相处中,我们不但能看到他的爱心与童心,以及他所做出的热爱学生的点点滴滴的事件是那么的真诚,那么的发自肺腑。他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兄长或父亲的那种亲情的爱。爱的让人感动,爱得让人流泪。而我似乎缺少了李老师的这种爱,不尊重学生,靠责备和惩罚等人治手段来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就显得是多么的的简单和不入大雅之堂啊!
李镇西老师的观点“爱不等于教育的全部,但教育不能没有爱。爱不是迁就学生,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我觉得放在家庭教育中,也是正确的。现在的社会现实是—每个家中之只有一个孩子,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把孩子教育好是我们共同的目的。 
当我们将自己的一腔真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爱学校,爱班级,爱学生,爱自己从事的这份艰辛的职业的时候,我们才真正在教育的过程中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感想二:善待后进生是爱心多少的标尺 
    爱生如子,待生如子,是教育成功的最高境界。李镇西老师对“后进生”的思想改造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承认孩子的不足,引导孩子找出问题解决办法,不断鼓励孩子,孩子有了兴趣,有了信心,学习就会变得容易起来。引导“后进生” 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以帮助他们树立 “我是一个有缺点的好人”的道德自信的做法,让我深深折服。 
我也是教育者,当我面对着我眼中的差生,我是怎样对待的。对他们,我轻则嗤之以鼻, 重则讽刺挖苦。对自己的孩子,我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不管孩子怎样,我们都会发自内心的去关心他,爱他。而我们的后进生,他们的父母也会像我们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着这些孩子——我们眼中的这些后进生。其实,换位思考,当我们自己的孩子也许有一天也会被别人说的一无是处的时候,我们内心的感受。很久以前就有人提出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其实我们的后进生确实有许多值得我们欣赏的地方。当我们对他们施以训斥或责罚, 再见面他们都会主动与我打招呼,他们的宽容恰恰是他们的闪光点; 当我们有公共卫生值日任务时他们争先恐后地承担了,他们的热爱劳动恰恰是他们的闪光点;他们蜷缩在教室的一角,不管所学知识怎样深奥,自己怎样听不懂,他们依然坚持在那里,享受着来自于老师的风吹雨打,当你发现了学生的这些闪光点,我相信你永远不会对他们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会用刻薄的语言对他们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也许会在未来的某一天、 在某一个领域用他们的美德去创造最好,最优秀。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免会走一些弯路,如果恨铁不成钢和急功近利的矫正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我们不妨向李镇西老师学习,手持爱的灯盏,用我们心灵的灯光为之引路。给孩子一分信任,就搭起了沟通的桥梁;给孩子一分鼓励,为他的每一进步喝彩;期待他下一次可以做的更好,那就为孩子点亮了一盏心灯;给犯了错的孩字一点宽容吧,让我们无私的爱来面对学生的错误,——因为,爱学生就等于爱自己。 
 
感想三:做最好的老师就是不断的超越自己 
    李老师所谓的“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老师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也 ——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 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这与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所表达的意思 是一样的,都在不断追求“更好”。但是, 理直气壮地提出“最好的自己” 则表明了一种更高的人生和事业的标杆。感受着这份“最好”,我要每天审视自己,专业上的比昨天进步了没有,今天处理学生的问题比昨天冷静了没有,今天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尽力了没有。要用“好的自己”来教育“好的学生”,凡是做每一件事就应该尽心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做最好的教师就是李镇西老师“自己和自己比”的真实记录,是他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的全程实录。
 
感想四:超人的毅力是超越自己的必要条件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成功人的后面都洒下了许多艰辛的汗水,而我们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我们留下的汗水还不够,还需要努力,在努力的过程中,一些人提高了、成功了,但大多数的人都还以失败告终,原因何在?很简单,概括出来就是两个字“毅力”,大多数人都缺乏坚持,很早以前就有专家说过人的一生其潜能都只能开发很少一部分,那怕是爱因斯坦,在社会上的顶尖有成就的人物,其潜能也只开发了百分之几十。我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都可能成功,关键是看自己怎样去奋斗,就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的,我们都要争取去做最好的。 
李镇西老师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耐心,无论是二十年前寞寞无名的普通教师,还是现在已功成名就的大师,他都坚持这样做,他的毅力可想而知。而我,最缺少的就是坚持。一时心血来潮,做得很好。但热乎劲一过,就放弃了。而这种坚持与放弃之间,造就了成功者与普通人的差距。 
 
感想五:思考和积累是超越自己的关键 
    李镇西老师所说的做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童心、有才华的教师,我最赞同。其中,对于“做有情感的教师”我感受最深。我感觉到,身边有“情感的教师”并不多,这些不多的人当中又是班主任居多。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很有一手,但在情感方面很是淡漠。有的甚至看见学生会表现得很厌恶,而我认为这种“厌恶”的表情是学生最害怕、最伤心的,有时比严厉的批评更让人受不了。及时反思并积累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和经验则更是超越自己的最有效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平庸者和名师的最大区别。
多年的从教,我深知教育工作的艰巨性和艺术性,在特殊的时期,在特殊的职业教育岗位上,我们更应该以一颗赤诚之心,不继努力前行,付出真爱,倾注真情,才能让自己的教育之路更长远,才能让自己的教育效果更实效,才能让自己的教育思想更正确。
以上仅是自己向李镇西老师学习的一点浅谈感想,愿与各位老师共勉。谢谢!
李镇西 教育 思想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