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育星空>国防教育> 详细内容

【职业教育活动周】少年立戎马,壮志护国防——我校高一年级开展2024年春季研学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5-14 23:06:26 浏览次数: 【字体:

  本网讯(通讯员 欧伟)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国防意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屹立不倒的精神长城。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复兴,离不开强大的全民国防意识。为增强青少年的国防观念,普及国防知识,2024年5月14日,聚彩网组织高一年级学生走进光达国防教育基地,开展了以“少年立戎马,壮志护国防”为主题的军事研学活动。

  师生齐聚国旗下,在庄严的国歌声、标准的授旗仪式中接受国防教育洗礼。同学们高举营旗,开启红色基因传承之旅。

0ccdfd44a9ae464a8c490ebaa32ead3b.jpg

ac41ed2f84d14a1e8e1e88fc8383fb81.jpg

d8bc55125c574be99903d1c1e77f3d01.jpg

  我是神箭手

  通过学习射箭的历史和发展,同学们不仅了解到射箭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还能领悟到射箭技术的传承和演变。同时,军事射箭技术的学习也培养了同学们的专注力、稳定性和精确性。

4fe20bc6ab614e3d9093e10303ebac5b.jpg

900e79c198e7425a888bb5888a512139.jpg

97c9adf379d84a918ae25ceb28328fb6.jpg

  我是神枪手

  从枪械的构成,到射击时的诀窍要领,教官用简洁却不失活泼的语言为同学们打开了军事知识的大门。据枪、瞄准、击发,每一个动作都不能疏忽大意,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掉以轻心。

2314ca6c6c3341679b89bae524f71c6b.jpg

5626322a8be042b3a54cd3ad33aa8a24.jpg

  真人CS对抗赛

  一群头戴钢盔,手持机枪的小士兵们正在“枪林弹雨”中穿梭,姿势有模有样,青涩又严谨。两军对垒,是对智慧与勇气的双重考验,同学们在一攻一守的作战中释放热血,也明白了策略判断、随机应变、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9628e2f5714e46aea90fdd456a419afc.jpg

f9c8c42fbb2c44bf8bf******6087dd88.jpg

bf64b4ab16484f3dbb0881ca657351bc.jpg

ad9d3be2740b4af1ad273bb7a197075d.jpg

06fe3993ba2341b08609438d697a06f4.jpg

  枪支分解重组

  枪械组装的课堂上热闹非凡,同学们在老师的讲授中熟练掌握手中武器性能与构造,熟记枪支各部件名称,熟练进行手中武器分解结合,熟悉各部件的用途,了解发射与后坐。

3881e59f761642dfaa5db1f8e9eae7d0.jpg

b857217220bf426ca105643a134abd90.jpg

538c99b67ce4402ca38fc688a067743c.jpg

  军事武器科普

  来到国防武器区,同学们聆听教官讲述了国防装备发展历程。教官详细介绍了从古代的刀枪剑戟到现代的枪械、坦克、飞机等武器装备的演变过程,以及这些装备在历史上的重要战役中的应用。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和了解各种武器装备的结构、性能和使用方法,进一步加深了对国防科技的认识,进一步激发了大家保家卫国的热情。

89e2eb53687b440d91bd4b6efd1d52b4.jpg

f6df7f4cea6d427bb04d37eefdbf3246.jpg

32ed******80647318ba39b293e9d9657.jpg

1042a72b759740fb9985b9cc5c2c9524.jpg

  手榴弹投掷

  教官为同学们讲解过手榴弹的知识和操作后,大家依次尝试投掷手榴弹,在场地上投掷的每个瞬间都燃烧着他们的热情。这不仅是对技术的考验,更是对胆识的挑战,让他们感受到了军人精神的无限张力!

f32c7d592e814a4991e8853d******815.jpg

f82769b00a574d549d20cf74727aada7.jpg

f246b5e7505848c2b55472a2436077fc.jpg

999d19bc86e84b5595cb136aab77e2a7.jpg

  此次素质拓展实践活动,通过军事化的管理方式,培养了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勇于担当的气魄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让大家亲身感受了中国军人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革命精神。相信今后聚彩网高一年级的同学们会用更积极的学习态度、更饱满的精神、更强健的体魄,来捍卫祖国的和平与统一。(一审:殷雯 李雅玲  二审:沈昭  终审:胡冬生)

终审:bangongshi
分享到:
【打印正文】